吳中區智能制造行動計劃(2016~2018年)
為加快推進吳中區制造業向智能化方向發展,全面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,促進工業轉型升級,建設創新智造強區,實現“實業興區”的目標,根據“中國制造2025”戰略部署和江蘇行動綱要、蘇州實施綱要精神,結合我區實際,特制定本行動計劃。
一、總體思路
堅持政府引導、企業主體、市場導向,以促進制造業創新發展和提質增效為主題,以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為主線,以推進智能制造和“機器換人”為主攻方向,重點圍繞智能生產、智能管理、智能裝備(產品)、智能服務等領域,聚焦傳統制造業的智能化改造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提質增量,實施重點項目,培育骨干企業,開展試點示范,全面提升吳中區制造業智能化水平。
二、工作目標
(一)到2018年,全區實施智能化制造改造項目400個,完成改造投入120億元,其中“機器換人”項目200項,投入80億元。
(二)加快引進智能裝備制造、系統集成和設備服務項目,培育發展自主智能制造技術和產品,推進信息技術在裝備產品中的嵌入式應用,壯大智能裝備制造產業,到2018年,全區智能裝備制造業產值達到200億元,年均增長8%,智能裝備占裝備制造業產值比重逐年提高。
(三)全區制造業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改造取得明顯進展,培育3-4家智能裝備(產品)龍頭企業,建成10家智能示范工廠(車間),“兩化融合”示范試點企業達到100 家,培育打造1-2個智能制造產業集群。
(四)實現全區制造業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,規模以上企業勞動生產率年均提高6%以上,應用信息技術開展研發、管理、生產、銷售等業務的比例達到60%以上,應用電子商務開展采購、銷售等業務的比例達到50%以上;規模以上企業關鍵工序核心裝備數控化率超過60%以上;制造業使用智能裝備(機器人)密度達到100臺(套)/萬人以上。
三、工作任務
(一)推進傳統制造業智能化改造
1. 生產制造裝備智能化改造。實施“機器換人”工程,引導和支持企業加強技術引進和設備投資,應用工業機器人、數控機床、智能儀器儀表等自動化、智能化裝備,實現生產制造裝備向智能化轉變。以產需匹配為基礎,重點在電子、機械、醫藥、化工、建材、紡織、物流等重復勞動特征明顯、勞動強度大、安全風險高、環境污染重的重點環節實現機器替代,建設具有行業示范效應和推廣價值的智能車間、智能工廠。
2. 生產管理模式智能化升級。鼓勵和支持企業加快提升兩化融合水平,深化信息技術在研發設計、生產制造、營銷管理、節能降耗等環節的應用。推動傳感技術、信息網絡技術、自動控制技術、物流技術等與制造技術融合發展,實現關鍵生產制造工藝和流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。推廣應用現代生產管理系統等共性技術,支持企業普及制造執行(MES)、資源計劃(ERP)、供應鏈(SCM)、客戶管理(CRM)、倉儲管理(WMS)等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和綜合集成。
(二)加快智能制造產業培育發展
1. 引進智能制造項目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,大力引進和培育智能裝備制造企業、系統集成和設備服務企業,重點圍繞高檔數控機床、工業機器人、智能化儀器儀表等智能制造裝備及關鍵功能部件的生產項目。大力推進智能制造項目建設,對重點項目實施跟進服務。
2. 培育智能裝備(產品)。加快發展自主智能制造技術和產品,重點發展具有深度感知、智慧決策、自動執行的高檔數控機床、工業機器人、增材制造(3D打。┭b備、全自動智能化生產線以及相關智能制造技術;打造一批擁有核心知識產權的關鍵零部件、裝備主機和系統集成的智能制造企業,圍繞關鍵零部件、機器人本體、系統集成、終端應用等環節,立足制造業智能化改造需求,提升控制器、伺服電機、精密減速器、伺服驅動器、末端執行器、傳感器等機器人關鍵技術和核心部件的自主配套能力;推進信息技術在裝備產品中的嵌入式應用,發展成臺(套)、智能化和自動化設備。
3. 集聚智能制造產業。以匯川技術、科沃斯、綠的諧波等企業為核心,積極培育壯大智能裝備制造業,打造具有一定規模、品牌、市場、特色的智能裝備產業園,實現智能裝備及部件產業規;、集聚化發展,并帶動發展一批關鍵零部件或總成部件企業,逐步形成資源整合、創新協調、優勢互補、產業鏈完善的智能制造產業集群。
(三)完善智能制造支撐體系建設
1. 提升自主創新能力。實施“專精特新”培育工程,鼓勵智能裝備企業加大研發投入,發展和建設一批智能制造國家、省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、研發中心等創新載體。整合創新資源,組建智能裝備產業聯盟,充分發揮研發支撐作用,加強智能制造核心技術以及關鍵零部件技術的研究和攻關能力。
2. 構建公共服務平臺。加強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與布局,推動實施“企企通”建設試點。提升本地檢驗檢測、現代物流、工業設計、信息技術服務等重點生產性服務業的智能制造服務水平,推動軟件與服務、設計與制造資源、關鍵技術與標準等智能制造資源有效聚集,打造鏈接政府、企業、研究機構、服務機構的產、學、研、用一體的智能制造公共服務平臺。
3. 優化信貸融資環境。深化政銀企三方合作,加大增信基金實施力度,優先支持智能制造企業的融資需求。加強信息共享,搭建銀企信息溝通平臺,開展多種形式的銀企交流活動。積極引導和支持企業上市融資,探索服務于智能制造裝備租賃、分期付款、風險補償等的金融支撐機制,構建多元化融資渠道。
4. 培養專業人才隊伍。實施智能制造人才培養計劃,組織重點行業智能制造管理人員、專業技術骨干通過政校合作培訓等形式,多場次、針對性地開展智能制造專業培訓。
四、保障措施
(一)加強組織領導。成立吳中區智能制造工作領導小組,由區政府領導任組長,區有關職能部門、鎮(區)參與,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經信局,統籌推進智能制造工作,具體負責綜合協調、組織考核、指導監督等工作。
(二)加強政策引導。積極爭取國家、省、市專項資金對我區智能制造重大項目的支持,優化區工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的扶持重點和方式,資金優先保障智能制造、綠色制造、高端制造、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,加大對制造企業提升智能化制造水平的支持力度。
(三)完善要素保障。加強統一規劃,整合空間資源,優化產業布局,按照“一核一軸一帶”整體發展框架和調高調輕調優調強調綠的發展導向,加快構建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格局,完善智能制造支撐體系,加快工業信息基礎設施建設。分行業、分層次、分地區、分年度有序推進智能生產線、智能車間、智能工廠的試點推廣工作,對技術先進、優勢明顯、帶動和支撐作用較強的項目,加快項目審批速度,優先保障用地、用能及相關生產配套資源需求。
(四)加強監督考核。加強項目跟蹤考核力度,建立健全項目評估制度。制定智能制造工作目標考核指標,分解落實到各有關部門和板塊。
上一篇: 中國制造2025江蘇行動綱要
下一篇: 沒有數據了!
公司及工廠地址:蘇州市吳中開發區胥江工業園時進路639號
智能制造事業部地址:蘇州市吳中開發區胥江工業園時進路639號
銷售熱線:17715538202
售后熱線:0512-66059905
網址:www.18331900588.com
E-mail: gjq@sznsc.com dyz@sznsc.com
手機網站
微信公眾號